
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图据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心配资知识网
“张宇主任团队的医生来了!”看到熟悉的面孔,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索单难掩激动,赶忙打电话通知女儿绒姆。近日,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的医生,随四川省疾控中心“一筛二会三跟踪”包虫病防治项目团队再次走进川西高原,开展包虫病筛查防治工作。而张宇团队与绒姆一家的高原相会,已是第三次。

张宇团队走进川西高原
这段跨越高原的深厚情谊,始于2019年。绒姆出生在石渠县一个传统的藏族大家庭,家中顶梁柱是父亲索单。索单早年罹患包虫病,虽经手术,但效果不佳,肝脏和腹腔内仍残留较多病灶。一家人辗转多地就医,均表示手术难度较大,无法根治切除。更不幸的是,2019年起,绒姆的哥哥和舅舅也相继被诊断出肝包虫病,家庭的阴霾愈发沉重。作为家中唯一通晓汉语的人,年轻的绒姆毅然承担起带领3位亲人求医的重任。
2019年3月,绒姆首先带着父亲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张宇主任的门诊。张宇详细评估病情后告诉绒姆,父亲腹腔内多发包虫病灶,若任其发展将危及生命,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案。虽有疑虑,但医生专业笃定的态度给了绒姆信心,她为父亲办理了入院手续。手术探查时,复杂的病情让在场医生都屏住了呼吸:腹腔内因既往手术形成广泛重度粘连,正常组织结构难以辨识,多发包虫病灶侵袭周围器官,情况异常凶险。张宇带领团队凭借精湛技艺,历时近6小时,精细分离粘连,精准切除了所有可见病灶。术后,索单顺利康复出院。
看到父亲重获健康,绒姆彻底信赖了张宇主任团队,随后立即为哥哥和舅舅办理入院。经过手术治疗和悉心护理,两位至亲也顺利康复出院。
这份守护并未结束。近年来在四川省疾控中心“一筛二会三跟踪”项目支持下,包括石渠县在内的地区包虫病防治工作,始终是省医院肝胆胰外科的重点任务。2019年7月,张宇主任带队再赴石渠,对绒姆家3位术后成员进行回访会诊后,欣慰地宣布:“已经痊愈!”
张宇表示:“包虫病防治是该院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的重点领域。团队深耕此领域10余年,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效。石渠县曾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,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我们的工作目标,就是不让包虫病患者‘因病致贫’‘因病返贫’。”
绒姆一家生活的转变印证了这份承诺,她高兴地表示:“亲人康复后,我们陆续在县城开了咖啡厅和烧烤店,一家人生活安稳,其乐融融。真心感谢省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,感谢张宇医生,是他们给了我们新的生活希望!”
本次在石渠、德格、白玉县的包虫病筛查过程中,不少既往患者也闻讯前来。有罹患包虫病的藏族同胞,接受了由张宇主任团队改良的经典“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”,实现了病灶的根治性切除,已健康生活7年多,他们都对省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竖起大拇指: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。
通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